荐读 | 那些伤害自然的行为,最终伤害的还是人类自己(赠书)
2020年伊始,这大概是我们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。
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,扰乱了生活原本的运行节奏和轨迹。为了对抗这个看不见的敌人,整个中国都按下了“暂停键”。而当疫情在中国逐渐得到控制,在世界其它国家却又开始肆虐。
人类在这场疫情中付出的了惨重代价,是时候重新审视我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了。
冰川融化不仅仅造成海平面上升,还有其它一系列生态问题。图源见水印。
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,现代社会物质已是极大丰富。但是人类的欲望并没有减少,反而需求更甚,于是只能向自然拼命索取。各种弊端开始越来越明显,全球暖化,水源土壤污染恶化,生态陷入恶性循环………
化学博士、博物学爱好者斑斑,在《菌物志》中曾讲了这样一个故事。日本岐阜县因为采矿活动大量排放镉,这导致当地水源神通川及其支流的污染上升。由于镉中毒,鱼类开始死亡,用河水灌溉的稻米也被污染,人类食用被污染的稻米后,镉积聚在体内引发镉中毒,镉中毒的病人会全身骨骼疼痛,肾脏萎缩,乃至引发尿毒症……
自然之友2011年针对云南曲靖铬渣污染提起公益诉讼,至今尚未结案。图片:自然之友
《菌物志》中有这样一段话:无论是全球变暖还是环境破坏,对于菌类和植物来说,甚至对于地球来说,都是微不足道的事情。但是,对于人类却是真正的洪水猛兽,空气中的一点粉尘就能危害我们的肺,水体中的一点重金属就能在我们体内待上一辈子,我们合成出来的有机物会阻碍大脑的神经电流传递,哪怕是矿石中放射性物质,都能引发癌症……
人类一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俯瞰自然世界,自认为是地球的“主人”。其实,对自然来说,人类才是无比脆弱的生物。
自古以来,传染病始终是人类的大敌。人类在与之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与智慧。但是直到青霉素的出现,人类才结束了传染病几乎无法治疗的时代,人类的平均寿命也随之有了大幅提高。青霉素的发现是个挺有趣的故事,斑斑在《菌物志》里有生动详细地讲解,有兴趣不妨看看。这本从菌类视角来撰写的科普读物,很是生动有趣,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与自己共存的那个生命世界。
科学家弗莱明在做科学实验,他被认为是青霉素发现者。图源:网络
2007年,美国旧金山旁的海湾发生了20年来最严重的漏油事件,大约22万升燃油外泄到了海里。如何彻底清理油污成为当时一项令人头疼的难题。此时,是平菇挺身而出了。对,就是我们日常见到的,外表很普通,菜市场里很常见,菌菇群里也默默无闻的平菇。平菇是降解的一把好手,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,就分解掉了土壤中90%的油污,避免了污染可能造成的严重影响。
你是否知道餐桌上的平菇也曾被用来降解油污。图源:网络
人类与菌类、与其他生物的联接与依赖,远比我们想象的深远。
只是,我们从未如此渴望春天,渴望看到枝头花苞饱满起来,在阳光下绽放,在春日里迎风摇曳。渴望在阳光、空气、花叶之间感受生命的美好。那些以往被忽略的自然气息显得格外的珍贵和令人向往。
“你知道被风吹过是多么神奇的感觉吗?”安全解除17天隔离的前一天,一名外国友人在他的社交媒体上写下这样一句话。
在这个特别的春天,以往被忽略的自然气息显得格外的珍贵和令人向往。 图片:木瓜
我们总是不自觉地将自己从自然中剥离,以“主人”的姿态俯瞰世界,却忘记了人类也不过是生态链中的一环而已。
我们从自然获得维持生命的能量,而生命结束之时,能量又会流转回自然。生命之循环,因此生生不息,这是大自然利用亿万年的时间形成的生态平衡系统。而我们总想以自己的意愿改造或操控自然,想“主宰”其他生物的命运……
脚步有多急切,态度就有多傲慢。
马尔堡病毒、埃博拉病毒、SARS病毒,或许也包括尚在溯源中的新冠病毒……很多病毒的宿主,原本只是野生动物,但是随着人类侵占掠夺野生动物的栖息地,买卖甚至食用它们,病毒也随之而来……
枪响之后,没有赢家。放下傲慢,敬畏自然,与自然和谐相处,才是正确的选择。
作者: 斑斑
出品方: 低音·北京联合出版公司
出版年: 2018-12
这本书从菌类视角出发,以幽默的语言,介绍了人类与真菌亦敌亦友的关系,全面展现真菌的食用价值、医药价值和文化价值——有些是人类餐桌上的珍馐,有些可以用来治病,虽然“瘌痢头”“脚气病”给人类带来了不少困扰,但是其分解石油、有效杀虫、防止土壤污染,也为人类的发展贡献了一己之力。
往期的自然观察活动收到很多伙伴的作品,由于小编的疏忽,未能把第二期慕慕,第三期红叶、刘向洋的作品收录进去,向大家诚恳道歉并在此补上(根据当期作品的投稿先后顺序进行编号),以后会加倍细心~
(第二期)09 慕慕
学了一上午习,中午和表妹一起下楼休息会儿顺便探索野草~野草只存在于某几个公共绿地的灌木丛稀疏处,我一直感觉我们这植物物种太少了,这次特意把全小区数了下,只有14种,我拍了照不过拼图的时候像素变低了~大家看的可能不是特别清晰。
相比较身旁高大的镀了釉似的明晃晃绿油油的灌木丛,它们显得格外弱小并且灰头土脸,开出的小花也是小的不得了,我得趴上去才能看清楚,大概直径只有两毫米吧。
图10的小花,我看着看着就忽然觉得特别感动,它那么小,小到我们走过去根本注意不到这里有花,我们只会注意到大团大团的粉白桃花们跳集体舞,穿白色裙子的清纯丁香在犯规卖萌,还有紫粉色的玉兰花在高空优雅的坐着,那些两毫米的小花,摘掉眼镜,趴上去看,居然是五瓣带点蓝紫的淡蓝色,中间两圈是金黄色和墨绿色的蕊,最中间又是一点黄,旁边未开的花苞和初开的小小花居然还是粉色的~
啊我的心好像被什么击中了~~~太美了,但是内心更多的还是震撼,为什么这么小,还这么美,我很难相信,这世间万物,不是由一个充满爱的设计者精心创造出来的。感恩,能有这些美丽的东西存在。
(第三期)13 红叶
4月11日
花盆里多肉的新生:老叶长出新芽。多肉的的叶插繁殖方式一直让我觉得很有趣,这次终于成功发芽,期待能茁壮成长。
(第三期)14 刘向洋
4月12日
这是春天的城市,也是未来的城市。我家小朋友笔下的绘画,自然与城市融为一体,在这春意盎然的日子,感受一下身边的美好。
感谢伙伴们的参与!
更多自然观察作品请戳⬇️
原定四期的自然观察活动,因为越来越多的伙伴参与进来,我们也希望能和大家一起,把活动继续下去!未来除了推出这样的“作品合集”,还会分享其它各种形式、各种主题的自然观察作品,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:
1,介绍身边的自然观察达人;
2,分享自然观察中的趣事和经验
3,对某一主题的深入观察(花草虫鱼鸟兽以及房前屋后、公园社区皆可)。
4,团体(一个班级、一个社区等)就一个主题(可以是跟自己学习工作结合紧密的)的观察活动
投稿邮箱:media@fonchina.org
我们也组建了自然观察社群,感兴趣的小伙伴可在微信后台留下联系方式,小编会邀请您进群。
第四期自然观察
活动时间4月12日——4月19日
观察主题:变化和联系
万物息息相关,人类也归属其中。邀请您观察大自然中的事情,并通过观察、访问、检索资料等方式,了解它们(或它们的生活环境)是否发生过变化,也鼓励大家去思考、探究这种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。
受时间、掌握资料等因素所限,有观察、思考即可,不求有结果。希望大家的观察、记录和分享,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然、认识自然和人类的关系~
参与方式:
文字可在留言区留言,绘画和照片可扫描下方二维码上传。建议包含“观察时间、观察地点(不用太具体)、观察内容”
赠书活动:
会从中选择三位小伙伴,每位赠送《菌物志》一本。除了每期赠书,还有不固定的特别礼物,以及四期参与的“全勤奖”哦(感谢汇丰中国支持绿色公民行动)
更多荐读请点击:
荐读 | 他写下这份武汉植物笔记,帮我们追寻错过的春天森林日书单 | 更多的森林一定意味更好的生态吗?荐读 | 植树节,一起“云种树”“云吸植物”“云读自然好书”
荐读 | 蛇、蝾螈、蜥蜴……接纳不美的它们,才是人与自然平等荐读 | 他的雪山护林经历,是部人类对滇金丝猴的认识史荐读 | 生命不只有生的绚烂希望,也不只有死的凋零悲伤荐读 | 7年尝试,120平米土地,50余种收获,我们的同事生活在自然日记里
—END—